About me

Hello! I'm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hD advisor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 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y academic journey has been a bit of a grand tour, taking me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BA & MA) t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 my PhD, with a fascinating stopover at Yale University as a visiting scholar.

So, what do I actually do? I spend my days exploring the wild, wonderful world of digital culture and figuring out how we can have better, more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about mental health. I've put these thoughts into words in over 30 academic articles and a few books. Happily, some of this work has been recognized with awards like the Fang Hanqi Award and a spot as a "Top 1% Highly Cited Scholar" on CNKI.

Join the Team!
I'm always looking for curious and reliable students to join my research team. If you're a great communicator, serious about your work, and fascinated by the same topics I am (while still keeping an open mind about the future), you might be a perfect fit.

Drop me a line at li.yungeng@sjtu.edu.cn.

Book (Chapters)

Journal Articles

Ma, J., & Li, Y.* (2024).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20.

Meng, X., Li, Y.,* & He, Q. (2024).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11(1), 1–9.

Meng, X., & Li, Y.* (202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23(1), 43–60.

Meng, X., & Li, Y. (2022). Journalism Practice, 16(7), 1363–1382.

He, R., & Li, Y.*, (202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6), 3130.

《世代差異視角下媒體使用偏好與地方政治信任的強化螺旋效應——基於 CFPS 2016-2020 的追蹤數據分析》(The Reinforcing Spiral Effect of Media Use Preferences and Local Political Tr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A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FPS 2016–2020)

马镜涵,李耘耕*(2025)。《传播与社会学刊》2025 年第 7 期。(TSSCI) (Jinghan Ma & Yungeng Li* (2025). Communication & Society, No. 7)

《中美欧人工智能治理文本中的技术政治》

李耘耕,姚欣桐 (2025)。 《现代传播》2025 年第 4 期,第 40—55 页。

《英雄亦问出处:<英雄联盟>游戏角色刻板印象研究》

李耘耕,黄原(2024)。《国际新闻界》,2024 年第 11 期,第 46—67 页。(CSSCI)

《重申管辖权:对新闻专业合法性论争的思想史再考察》

李耘耕,胡翼青(2024)。《社会科学辑刊》,2024 年第 5 期,第 228—236 页。(CSSCI)

《算法时空下的身体节奏:"社会摇"短视频的知觉现象学分析》

李耘耕,黄原. (2024)。《新闻与写作》,2024 年第 10 期, 第 98-109 页。(CSSCI)

《平台使用、污名与认同 : 平台化二次元沉迷机制研究》

李耘耕,孟筱筱(2023)。《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 年第 4 期, 第 126-134 页。(CSSCI)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流动、健康码及"治理型隐私"的实践逻辑》

李耘耕,孟筱筱 (2022)。《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22 年第 22 辑, 第 40–61 页(CSSCI 集)(《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传播)2022 第 8 全文转载)

《二次元异托邦:B 站"拜年祭"融合文化实践研究》

李耘耕 (2022)。《新闻记者》, 2022 年第 2 期, 第 83–96 页(CSSCI)。

"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

孟筱筱,李耘耕 (2022)。《当代青年研究》, 2022 年第 5 期, 第 32–41 页(CSSCI 扩展版)。

《空间转译:作为"媒介"的惠爱医院(1898-1935)》

李耘耕(2020)。《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 年第 12 期,第 78-98 页(CSSCI)(获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七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

《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

李耘耕(2019)。《国际新闻界》2019 年第 11 期,第 6-23 页(CSSCI)(《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传播)2020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获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最佳论文奖(2019-2020),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传播学近十年共 226 篇))。

《朋友圈缘何而发:社会心理视阈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耘耕,朱焕雅(2019)。《新闻记者》2019 年第 5 期,第 25-35 页(CSSCI)。

《传播"健康":民族主义、科学现代性与近代中国"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一项基于<中华健康杂志>(1939-1949)的考察》

李耘耕(2019)。《新闻大学》2019 年第 2 期,第 43-63 页(CSSCI)。

《从规训到流动:数字媒介网络的权力实践模式转变》

李耘耕(2018)。《学术研究》2018 年第 3 期,第 59-66 页(CSSCI)。

《谁在使用网络另类媒体?一项基于另类媒体使用之文化向度的考察》

李耘耕,王佳逸(2017)。《国际新闻界》2017 年第 2 期,第 90-112 页(CSSCI)。

《从"批判话语分析(CDA)"到"传播民族志"(EoC):话语、传播实践与"钟情妄想症"的分析示例》

李耘耕(2016)。《暨南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年第 9 期,第 100-110 页 (CSSCI)。

《批判理论与传播学话语的嬗变》

李耘耕,胡翼青(2012)。《中国传媒报告》,2012 年第 2 期,第 1-10 页。

《网络游戏中的传统与现代-<仙剑奇侠传>的文化解读》

杜骏飞,李耘耕等(2009)。《新闻大学》2009 年第 3 期,页 124-132(CSSCI)。

《走向智媒时代的传播学研究: 国际传播学会(ICA)费雪导师奖得主 张国良教授对谈录》

张国良,孟筱筱,李耘耕(2024)。《全球传媒学刊》,2024 年第 6 期,第 198-208 页。(CSSCI)

亨利·詹金斯:《科幻媒体运动:从赛博朋克到非洲未来主义》

马镜涵,董玉婕,李耘耕编译。《社会科学报》,2023 年 8 月

《大故事与旧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李耘耕,《社会科学报》,2023 年 6 月 8 日,第六版。

《新闻业、新闻记者与全球比较研究》

托马斯.汉尼驰,李立峯(2017)。李耘耕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7 年第 39 期(总),第 1-7 页(TSSCI)。

Grants

上海博物馆青少年学生观众调研项目(横向项目)

主持(在研)

现代中国精神疾病与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

主持 202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FXWB006)(结项)

社交媒介语境下精神疾病污名化话语的网络传播与干预机制研究

主持 2019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9YJC860023)(结项:免于鉴定)

上海青少年'二次元'网络亚文化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

主持 2018 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项目号:2018EXW004)(结项:良好)